三明一男子在绿道健走时猝死……
5月18日下午4时许,一位五十余岁男性在绿道健走时,忽然倒地,路人报警后,经医护人员抢救1个多小时无效死亡。
运动性猝死。这一陌生的词汇闯入人们视线。
运动本身应该给人带来健康,但为什么在特定的情况下却给热爱它的人带来伤害?我们在运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?
运动性猝死是运动过量吗?
据了解,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,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症状,并发生非创伤性死亡。运动性猝死并非简单的运动过量,而是在运动过程中,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对呼吸、心跳和神志3项生命体征的损害。
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刘志雄介绍说,运动性猝死一般都是有原因的,发生运动性猝死者大多本身就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,只是有的病人自己并不知情罢了。
有数据显示,潜在的心源性疾病+剧烈运动,可能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。对于喜爱运动的人来说,运动性猝死常见于长跑、足球、篮球以及网球等高强度体育竞技项目。人在运动后,心跳加速可导致心舒张期缩短、血液流入冠状动脉的时间变短,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引发猝死。高强度的训练,加重心脏负担,诱发病变。据不完全统计,80%以上运动性猝死是由运动诱发潜在的心脏疾病导致的。
普通人运动健身要适度
如今,微信朋友圈里的好友们晒自己跑了几公里,暴走了多少步,是一种时尚。体育锻炼本身有利于身体健康,但科学、合理的健身才能改善体质,并不是越长时间、越高强度的锻炼越好。
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运动员的训练,都要讲求一个“度”字,不要轻易超越上限。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刘志雄说,普通人健身,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量。如果最近身体很疲劳,最好减少剧烈运动,一旦感觉胸闷、缺氧、头晕、背部放射性疼痛,应马上停止运动并到医院进行检查。尤其是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更要注意适度运动。
有统计显示,去年,我国猝死病人达到50多万,其中40多万是心源性猝死。大约80%发生在家中,20%发生在路上或公共场所。其中4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70%,青少年约占30%,男性多发,约为女性的4倍。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曾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,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%-50%的心血管疾病风险,然而,如果是参加马拉松运动,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危险会提高7倍。
那么,如何把握好这个“度”?
医务人员建议,比如,参加半程马拉松起码需要有半年的积累,参加全马起码需要一年以上训练量,并不是说经过几天的突击训练就能参加这样的运动。很多在马拉松比赛中猝死、受伤的选手,就是没有经过系统、循序渐进的训练。
同时,心脏病患者游泳时要选择温差不是很大的游泳馆,千万别冬泳,人突然进入凉水里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,导致心动过速、喘不过气来。运动时,要抱着娱乐的态度,不要和人比赛、竞争,逞一时之强。
夏季运动宜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
夏季已来临,高温是运动性猝死的一个最大诱因。夏季高温同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。随着气温增高,全身血管随之扩张,血流加快,血流量增大,心脏为了加快新陈代谢,会超负荷工作,加大了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概率。
据了解,大部分猝死者发病前还是有症状的,只是没有引起重视而已。有些人觉得胸闷、胸痛,觉得可能是身体素质不行了,要加强锻炼,这种观点绝对是错的。因为如果真的是心脏或者身体不好,反而是不能够运动,特别是剧烈运动时,很容易出问题。如果有这种症状,夏季运动一定要慎重,切勿坚持。
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刘志雄建议,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,并且携带足够的水、运动型饮料,可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。如有头晕、心慌、恶心、胸闷、气促、浑身无力等不适,应立刻停止运动,阴凉处休息,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顺畅,同时根据病情及时报警,心脏病患者如有携带药品应及时用药。此外,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病史的市民,不建议夜跑。
急救知识亟待普及市第一医院可预约培训
“如果当时现场有人及时急救,也许悲剧不会发生。”市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刘志雄说,医务人员从接到报警到到达现场,心肺复苏的黄金10分钟已过去。很遗憾,现场没人帮助那位患者。
当出现猝死情况后,在场的人该怎么做?
事实上,在许多突发情况发生的10分钟内,患者很难得到医生的现场救治。然而,人的呼吸心跳一旦停止,10秒钟意识丧失,2分钟瞳孔散大固定,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,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。
因此,懂得自救互救技能很重要。刘志雄说,急救知识亟待普及,特别是心肺复苏术,如果广大市民加强学习急救知识,在关键时候能减少遗憾的发生。大家可到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预约联系,参加免费的急救知识培训。
刘志雄还建议,绿道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,但由于车行道是封闭的,一旦发生需要急救的事件,医护应急人员前往救治可能会因此耽搁时间,建议在绿道的几处出入口,设立管理处联系工作人员电话,以便急救车能顺利及时通过。
(三明日报记者 叶明华)
给作者打赏